洋垃圾禁令引发的蝴蝶效应

物价上涨,是一直陪伴着我们的紧箍咒,小到油盐酱醋,大到住房,在与物价竞赛的这条跑道上,处于领先的仿佛永远都不是我们。但在某些领域,存在着多年来价格不变甚至大跌特跌的东西,面对这些我们是喜是忧?

小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街巷里那叮咛的车铃声,伴随着雄厚的收废品的呦呵声,我们或许有过将喝过的饮料瓶或者不用的书本当做废品卖掉的经历,但我们是否注意到如今走街串巷收废品的呦呵声已经很少,那个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做废品回收生意的越来越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废品价格与物价上涨已经背道而驰的,从业者赚不到钱,其经营自然就惨淡了许多。在商品原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其产生的可回收的废品价格也应上涨,但其价格不变甚至下跌,这似乎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小废品折射出大经济,废品回收的持续低迷反射出中国和全世界制造业经济的低迷,当然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与环境安全的重视也有很大关系。

2017年底,中国出台禁令,中国将不再允许进口生活垃圾中的塑料、未经分拣的废旧纸张等24个品种的废弃物,其他废弃物的进口也将在两年内削减。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禁止洋垃圾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被迫采取措施以缓解国内垃圾处理问题。

在最近控制塑料垃圾的行动中,欧盟已经开始了一项努力,来确保2030年之前欧洲范围内的所有包装都可以实现再利用或者再循环。

“禁塑令”由来已久,不仅是发达国家,即使在发展落后的非洲国家,“禁塑令”也在逐渐展开。

今年8月28日起肯尼亚将禁止使用、制造和进口用于商业和家用包装的所有塑料袋,所有肯尼亚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届时将不再提供塑料购物袋。违者最高可罚款3.8万美元或监禁4年,这也是堪称全球最严的禁塑令。

像塑料等对环境、能源造成安全危害的产品,其受到的管控越来越严,而且这一趋势会愈发明显。对于出口企业来说,需要时刻关注世界各国进口法规,如欧盟包装指令(94/62/EC),REACH、ROHS法规

欧盟禁塑令的实施,必然伴随着相关法规的变动;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禁塑令的开展,必然波及中国出口企业;当然还有白俄罗斯能效法规的实施等等。在产品出口前,做好产品出口认证和检测是重中之重,这将关系到产品是否能够进入到当地国销售。

► 鉴于服务项目可能差异 为避免误解 请联系我们 以获取最新的报价信息

我们的优势:

  • 快速回应,便捷沟通;
  • 丰富经验,灵活处理;
  • 全面完善的管理系统;
  • 全球网点,高性价比。

资质证书(部分):

HQ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