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塑料餐盒至少应满足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它规定了产品的基本化学安全要求。
一般来讲,在塑料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未反应的聚合物单体或添加剂/溶剂残留,这些化学物质在餐盒使用过程中可能转移到食品上,构成健康安全风险。
我国标准中针对不同的塑料材质也设置了相应的测试项目。

塑料餐盒的底部通常会有一个三角形带数字的符号,即塑料制品回收标识
三角形中的数字编号从1到7,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材质,有利于在回收过程中迅速对产品材质进行鉴别。
常用的外卖塑料餐盒一般有以下几种材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塑料制品回收标识中的编号为1

严格来讲,它不是塑料餐盒,而是饮料瓶(宝特瓶)的常用材料
PET有一定的强度,但不耐高温,加热到70℃以上时就能闻到、并在盛装的食品中尝到明显的异味,因此饮料瓶不宜用沸水消毒后反复使用

聚丙烯(PP)

塑料制品回收标识中的编号为5

聚丙烯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较安全的塑料材质,且能耐受140℃左右的高温,许多聚丙烯餐盒都可直接蒸煮或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应用非常广泛。
聚丙烯一次性餐盒硬度一般不会太高,加热后应小心拿取,防止产品变形导致汤汁洒出

聚苯乙烯(PS)

塑料制品回收标识中的编号为6

聚苯乙烯外卖餐盒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泡沫塑料餐盒,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十分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白色污染
而且泡沫塑料餐盒长时间接触热油时易变形甚至融化,不**制了用途,还会增加苯乙烯迁移进入食物内的风险,现在已基本被淘汰。

另一类是“水晶塑料餐具”,透明度高、质地坚硬,曾经在民航班机上使用,也因此被称为航空餐具
虽然水晶塑料餐具部分解决了泡沫塑料餐盒在易用性方面的问题,但它仍然不宜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只能在进餐时即时使用。

新型可降解材料

以上三种类型的塑料只能回收,不可自然降解。
在限塑令的影响下,它们的使用将受到限制,并逐步被可降解塑料代替。
目前可降解塑料主要有淀粉基塑料、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或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
按照GB 4806.6中的相关要求,这些可降解塑料都不建议在100℃以上使用,因此需避免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尽量不要蒸煮加热。

传统纸质餐盒

传统的纸质餐盒通常带有聚乙烯(PE)材质的淋膜,增强食品接触面的疏水疏油性,防止纸张接触液体后出现渗漏、皱折或破损。
淋膜纸餐具需要同时满足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中塑料和纸张部分的要求。
由于淋膜材料引入了新的风险,且常用的淋膜材料不可降解,一些较新的纸餐具自愿性标准(如T-CNFIA 201-2020《一次性纸吸管》)开始将淋膜纸排除在可使用的原材料清单之外。

新型纸质餐盒

有一类新型的纸质餐盒是用植物纤维(如甘蔗渣)与纸板复合而成的,虽然材料环保可降解,但如果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未经相关法规标准批准的添加剂来辅助成型,则此类添加剂同样会带来安全隐患。
植物纤维类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尚未有定论,国内的相关标准正在起草中。
在实际使用时,同样应避免长时间存放高温食品或油性食品

除了GB 4806系列的食品接触材料标准,我国还制定了一些产品标准来规范外卖餐盒质量,如GB/T 18006.1-2009《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T 18006.3-2020《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T 27589-2011《纸餐盒》等。
但消费者拿到外卖时,很难通过执行标准来考察餐盒的质量,只能在使用过程中予以注意:

✿收到外卖后及时食用,如需长时间保存食物,应把食物从外卖餐盒转移到家用玻璃饭盒或陶瓷碗中;

✿打开餐盒时嗅闻是否有明显的异味,饭菜是否沾染异味。
如有,应坚决退货;

✿除了聚丙烯材质的饭盒以外,不要用外卖餐盒盛装食品直接通过蒸煮方式或微波炉加热,减少有害物质析出风险。

我们的优势:

  • 快速回应,便捷沟通;
  • 丰富经验,灵活处理;
  • 全面完善的管理系统;
  • 全球网点,高性价比。


trans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