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论文题目:银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之财务管理研究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在充分的理解和熟悉企业社会责任等相关概念,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及了解国际和国内主要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执行国际标准的利与弊的前提下,构建了适合于我国银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评价指标体系 ISRI,并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地运用在国内银行机构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开展信息披露活动的业务实践中,概括它的缺点以及优点。最终还给出了信息披露改善的一些建议、措施。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首次工业革命被英国于 18 世纪中后期完成之后,现代企业自此便具备了充足的发展基础,不过事实上当时并未出现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缩写为 CSR)意识,CSR 在现实中通常仅限于企业主的个人道德行为领域。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看来,社会需要能经由市场得到有效确定,企业一旦可以高效、充分的进行资源利用,就此实现社会需求的服务、产品保障,且通过消费者自愿的费用支出来完成对服务与产品消费,CSR 便因此得以实现。

西方 CSR 观转变在 18 世纪末逐步产生,小企业主对穷人、教堂、学校提供的捐助就是其中的代表。

19 世纪以来,2 次工业革命全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不管是规模,还是数量,企业发展均极为显著。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社会公众并不十分认同 CSR 观,不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数量众多,想方设法剥削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员工、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意在用最短时间成为强者,伴随工业发展进程加快,此类思维的负面干扰更加明显.

而企业制度在 19 世纪中期、后期则持续得以完善,劳动者持续不断的要求保护自身权益,《消费者保护法》、《反托拉斯法》被美国政府陆续推出,以此对企业不良行为进行抑制,这从事实上要求企业必须要完成自己的社会责任履行。所以,CSR 理念的形成水道渠成。

社会责任研究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目前研究成果有限,还不能满足企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最近若干年来,国内学术界在研究和探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成果日益丰富起来,然而大部分都是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学术著作,而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法理依据,还没有清楚地解决企业应该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以及法定义务方面的关系等多个理论问题。作为特殊企业,银行业的社会责任承担成为必然要求。以当前环境为依据,金融机构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没有受到有力严格的法律法规等外部约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 8 条规定:商业金融机构不得对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形成损害,必须以法律规定为依据进行业务开展。这个条文属于名副其实的禁止性规定,它规定各个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地履行自身的义务,绝不得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然而却没有明确地指出究竟要其哪些方面的积极义务,从而增进或者有利于丰富公共利益。2007 年 4 月 17 日上海市银行监督管理局颁布实施了上海市《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引》,国资委于2008 年元月四号颁布实施了《中央企业积极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相关指导建议》,各个地区先后发布了 CSR 标准,这些标准以及意见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倡导企业要履行自身的道德责任,期待着企业具有较强的道德意识以及自我约束理念,引导鼓励各个企业以较强的思想觉悟以及高度的道德良知,积极地自发履行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假如缺乏相应的政策优惠以及法律保障,上述标准以及意见虽然能够获得阵阵掌声,但也恐怕无法逃出被弃之不用的命运。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探索概况

在 CSR 信息披露基本理论的探索方面,部分发达国家的会计专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诸如制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模式的选择等 CSR 信息披露实践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社会责任分析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后,这些国家长时间以来非常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也是这些国家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社会责任会计发源地的美国,一直走在研究和实践的前沿。“社会责任会计”这个词语由《社会经济会计》(戴维·F·林诺维斯 美国会计学家 1968)率先提出,该书中的社会责任会计主要运用于经济学、统计学、政治科学、会计学等社科领域。在此之后,Sybil C·Mobley 是美国著名的会计学教授,他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社会责任会计,意识到它是衡量、整理以及分析企业以及政府行为而导致的经济或社会后果。以会计的未来为题,《会计理论》(阿米德·贝奥尔科依扎 1981 年出版)将会计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定为社会责任会计。

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是法国的一种主要会计报表,该国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全球最有特色,也最完整。《关于公司发展改革的报告》(法国 1975)规定:所有企业社会资产负债表(也就是社会报告)必须要每年公开。法国政府随后还以正式法令方式,于 1977 年作出规定:企业员工如果在 750 人以上(这个数字在 1982 年增加到三千人以上),涵盖职工交通与住房、行业关系、职工培训、劳动工作条件、职工福利、就业人数等相关信息在内的 Social Balance Sheet(社会资产负债表)就必须编制;《诺威尔经济管理条例》(2001)同时也规定:自 2002 年始,全部上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内,社区参与、人权、社会、环境、健康与安全、劳工问题等信息必须披露。

首个 SA8000 标准修订版(也就是 SA80002001)被经济优先权委员会(Couneilon Eeonomie Priorities,

CEP)于 2001 年 12 月正式发表,通用社会责任第三方认证的全球首个国际标准也因此形成。同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 2001 年对《跨国公司指南》进行了重大修订,提供给跨国企业的环境、社会信息披露综合标准、原则涵盖于修订内容之中。CSR 技术支持(针对发展中国家)项目强化由世银集团于 2002 年 4 月全面发起,进行企业环境与社会业绩报告即为其中的项目之一。

Knox(2005)认为,在利益相关者、定规者和立法者的干扰以外,公司受外界压力的影响程度也随着公司规模和媒体可见度、企业绩效、行业或公司的所有权和治理结构而不同等内部因素同样会影响到 CSR 信息披露行为。

............................

第 2 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经济法、社会法所界定而来的个体所承担的社会整体责任,即社会责任,它是二元结构体系,由法律责任、角色义务责任组成。消极责任、积极责任是社会责任的两种形式。前者也叫做法律责任、过去责任,属于个体行为在危害社会且形成相应后果过程中,必须要展开补救;后者同样能称作预期社会责任,其规定个体要选择主动行动,进行负面结果预防,或推动对社会(不特定多数人)有利的后果形成。

2.1.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2.1.1.1 国外定义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是企业社会责任(或公司社会责任)的来源,其首字母可以缩写成 CSR。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等领域入手,理论界全方位分析了 CSR。CSR 基本要素主要有员工、客户、股东利益及保环、服务社区、可持续发展等。谢尔顿(美国)于 1924 年将 CSR 率先提出,学者表示,CSR 密切联系着企业经营者对行业相关者的需求满足责任,道德义务必须涵盖其中。学者多德(哈佛大学法学院)随后则表示,在对最大化利润目标追逐以外,企业必须要担负的社会服务,就是 CSR,也就是指从事商事行为的企业必须要承担起居民、消费者、客户、企业雇员甚而至于普通公民的社会责任。博文(美国,1953)表示,以社会期望的价值、目标为依据进行相关政策的决策、制定或实施有关活动,是商人的义务。弗雷德里克(美国,1960)则表示,在无欺诈前提下,企业以规则为参照所展开的公开竞争,从而通过资源优势把利润增加的目标实现,就是 CSR。麦克奎尔(美国,1963)给出的 CSR定义则是,企业必须同时兼顾的法律义务、经济义务及除此之外的社会责任。《商事公司的社会责任》(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1971)经由外延式途径对 CSR进行定义,其把意在推动社会发展的现象(58 种)列举出来,规定经营企业对其有效实施。即其一,企业主动、自愿展开的的纯自愿行为;其二,非自愿性行为,也就是进行此类行为的企业必须以法律法规、政策引导为依据展开。卡罗尔(美国)表示,公众、社会对企业部分义务履行预期,就是 CSR。

欧利文·谢尔顿(美国,1924)由学术层面第一次给出的 CSR 定义被当前的许多学者认可。欧利文·谢尔顿将 CSR 有效联系起了企业经营者实现行业相关者的需求责任。他同时表示,道德因素包括在 CSR 之内。《经理人的职能》(巴纳德,1938),《衡量企业的社会表现》(克瑞普斯 1940)这 2 部影响力巨大的论著形成于 30 40 年代,经理人责任远不止回报股东是两本论著的主要观点。

事实上是《商人的社会责任》(鲍恩,1953)第一次清晰界定了标准的 CSR定义,所以他获称 CSR 鼻祖。在鲍恩看来,以社会价值与目标预期为依据,把政策制定、决策或选择相关行动展开等,是商人的义务,企业决策时,更多社会目标如果被认清,则它的商业行为能把更有效的经济与社会利益形成,这就是 CSR。不过鲍恩把商人限定成 CSR 的主体,且其后的 Walton、McGuire、Fredrick、戴维斯等学者同样沿袭了鲍恩的分析路径,主要以商人为中心进行 CSR界定。

.............................

2.2 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2.1 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

(1)利益相关者理论

1963 年,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斯坦福研究所)率先提出了“利益相关者”这个管理领域与经济领域定义。作为一个对应于股东的名词。支持一旦失去,将不再存在的企业组织群体即为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涵义。60 年代的《公司战略》(伊戈尔·安索夫)指出:理想状态中的企业目标制定,必须要对涵盖顾客、供应商、股东、员工以及管理人员等在内的企业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冲突索取权进行综合平衡。

Russell Ackoff、Igor Ansoff(伊戈尔·安索夫)、Eric Rhenman 等是对利益相关者展开全面分析的专家。把企业当成社会的构成部分之一,而非纯经济的一个独立机构等,是这些学者的思想基础。和企业有着各种各样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均为利益相关者。明显会影响到企业成功的群体必须获得管理人员的战略考虑,是他们的基本观点。此类学者及其他分析人员对和利益相关者之间更有效的交流互动,伴随不断变化的企业而开始获得有效倡导,以便使其能对企业日常事务有更多参与机会。把诸多对公司生存产生影响的利益群体(企业周围)揭示出来,这是是利益相关者的涵义所在,服务股东并非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学者早期分析的利益相关者的基础在于,某个群体会不会明显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生存,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分析角度在于企业生存,这种 CSR 概念有局限性,属于狭义范畴。

《战略管理 利益相关者方式》(弗里曼,1984)从广义层面界定了利益相关者概念,即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会受到影响的群体、个人,抑或可以对企业实现目标产生影响。其一,把利益相关者范围由对企业发生、生存向对企业目标产生影响的群体、个人拓展,随之再把它的范畴向涵盖企业目标实现时同样会受到干扰的群体、个人扩展,所以,这个定义具有广义性质。该定义表明,利益相关者涵盖了政府、环境、社区等,这和 CSR 分析需求更相契合,为 CSR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有效结合基础就此奠定。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表明,企业利益同时属于股东利益集合及诸如社区、员工、消费者等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集合。员工担负的义务、具有的能力与知识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消费者、供应商等)与企业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同样更加密切,将其当成基础,对受企业干扰及可能对企业产生干扰群体利益进行全面分析,忠诚关系(与利益相关者间)同样变成公司的主要资源,就是“利益相关者管理”。一经推出以后,利益相关者理论马上就此变成了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一种主要工具。

..........................

第 3 章 银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ISRI 评价体系构建 ...................... 26

3.1 国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体系 ...................... 26

3.1.1 GRI 体系 ........................ 26

3.1.2 KLD 社会指标体系 ................... 28

第 4 章 基于 ISRI 体系的我国银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研究 .......................... 44

4.1 研究策略、对象及评分办法.................... 44

4.1.1 研究策略 ...................... 44

4.1.2 研究对象 .................... 44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 54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4

5.2 完善我国银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 ................ 55

第 4 章 基于 ISRI 体系的我国银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研究

4.1 研究策略、对象及评分办法

4.1.1 研究策略

实证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过程中,数量众多的各国专家均对此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索。指数法、内容分析法、声誉评分法、社会责任会计方法是这些学者采用的基本方法。不过,内容分析法、声誉评分法、社会责任会计方法的缺陷比较明显:尽管很多学者选择内容分析法,不过此法有巨大的工作强度,同时进行披露小类划分过程中的主观性过于明显;声誉评估法要求接受调查人员的标准较高,科学结论形成困难;社会责任会计法因为无法有效统一会计项目内容,因此不能清晰界定部分会计项目内容,采用率渐稀;相对来说,指数法准确、科学,因而其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析时采用率较高,所以,指数法同样被本文采用。

以下是确定社会责任信息指数的基本过程:

第一,将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相应数量的大类别划分;

第二,完成上述划分所获大类别内所涵盖的小类别确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是小类别披露的2类情况,赋值经由定性描述、定量描述完成。

第三,汇总各小类分值,此CSR信息披露得分即为总分。

........................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管理层用来同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的方式,是企业用以进行社会责任方面反思的有效工具。本文通过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理论的梳理,以及以对各国的主要信息披露衡量机制的充分了解、把握为基本前提,来进行和国内信息披露衡量指标体系相适应的披露机制构建,与此同时也把这种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运用到银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践中,以检验其效度。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参考文献(略)


还有问题也可下方评论or私信我——编辑部的王姑娘

收集大家的问题,发文章来给你们解答!

文章——2019 4 9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硕士 硕士论文#

我们的优势:

  • 快速回应,便捷沟通;
  • 丰富经验,灵活处理;
  • 全面完善的管理系统;
  • 全球网点,高性价比。


trans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