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特供:粽子检测项目与检测标准

核心提示: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也都期待吃到美味的粽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粽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关于粽子的历史以及粽子的检测项目与检测标准,毕竟健康过节才最重要噢!


 
科普:史书记载嘉兴粽子的种类和做法:
1.“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2.“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3.“甜茶粽”:“取真武山优质甜茶取汁用来制作粽子,其粽子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去腻消食,营养丰富”
4.“腊肉香肠粽”:“腊肉香肠包的小粽,入口就有过年团圆的气息。”
5.“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6.“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7.“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8.“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9.“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10.“蛋黄粽”:“中间一个蛋黄,蛋黄必须采用上好鸡蛋,入口甜咸而不反感。”
 
这么多美味的粽子,你是不是很想吃到呀?
粽子虽美味,其质量问题却不容小觑!为此,我们专门整理了粽子的检测项目与检测标准供参考!
 

 

检测对象

粽子根据不同保鲜方式可分为新鲜类粽子、速冻类粽子、真空包装类粽子。。。

粽子:以糯米和(或)其它谷类食品为主要原料,中间裹以(或不裹以)豆类、果仁、菌类、肉禽类、蜜饯、水产品等馅料,用粽叶包扎成型,经水煮至熟而成的制品。

速冻:将预处理的食品放在-30℃~-40℃的装置中,一般在30min内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使食品中心温度从-1℃降到-5℃,其所形成的冰晶直径小于100μm。速冻后的食品中心温度要达到-18℃以下。

新鲜类粽子:指煮后未经速冻、真空包装等方式处理,在常温下储存和销售的粽子。

速冻类粽子:指煮后经速冻工艺处理并在-18℃条件下冷冻和销售的粽子。

真空包装类粽子:指经真空包装和灭菌工艺处理并以真空包装方式贮存和销售的粽子。

检测项目与检测限值

检测项目及相应方法
更多检测内容 电话咨询:400-888-1563
HQTS检测





我们的优势:

  • 快速回应,便捷沟通;
  • 丰富经验,灵活处理;
  • 全面完善的管理系统;
  • 全球网点,高性价比。


translate